胶水中的化学成分,在水性环境里。胶水中的高分子体(白胶中的醋酸乙烯是石油衍生物的一种)都是呈圆形粒子,一般粒子的半径是在0.5~5μm之间。物体的粘接,就是靠胶水中的高分子体间的拉力来实现的。
在胶水中,水就是中高分子体的载体,水载着高分子体慢慢地浸入到物体的组织内。当胶水中的水分消失后,胶水中的高分子体就依靠相互间的拉力,将两个物体紧紧的结合在一起。
在胶水的使用中,涂胶量过多就会使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相互拥挤在一起;高分子体间产生不了很好的拉力。高分子体相互拥挤,从而形成不了相互间最强的吸引力。
同时,高分子体间的水分也不容易挥发掉。这就是为什么在粘接过程中"胶膜越厚,胶水的毡接效力就越差的原因"。
涂胶量过多,胶水大起到的是"填充作用"而不是粘接作用,物体间的粘接靠的不是胶水的粘结力,而是胶水的"内聚力"。
1、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孔隙的,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很光滑的表面。 2、胶水的最主要特性是能快速的固化,快速从流动性好的液态变为坚硬的固态。 液态的时候流动性越强越好,固态的时候越坚硬越好。
所以胶水的粘结过程实际上是个物理过程,就是液态的胶水渗入物体表面的孔隙中后迅速固化,像一块带了无数钩子的板,把两个表面钩在一起。 注意:胶水一般是不和表面起反应的,如果发生反应了,那就不叫粘接了,要叫焊接。
另:胶水固化的原理很值得说一下:
不同的胶水固化原理不一样 ★最常用的就是水溶胶,水蒸发了以后就凝固。 ★也有用有机溶剂的,蒸发速度比水快,但有机溶剂大多有毒,成本也高。 ★还有接触空气就氧化固化或者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固化的种类。 ★工程上使用的多为AB胶(俗名),就是分A料和B料的胶,混合之后固化,可以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施工,比如海底管道。 |